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

当前位置: 集团首页 >> 员工工作 >> 学风建设 >> 正文

蔡书铭等四位本科生对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参会代表进行采访

2024-10-16 

      9月21-24日,由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在williamhill老员工艺术活动中心召开,来自20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围绕气候变化下的水土保持、侵蚀机理与模型构建、区域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水土保持新技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智慧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碳汇、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政策、教育与科普等主题,组织开展了12场特邀报告和80场青年学者专题学术报告。在本次国际交流会议中,公司累计56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承担了会务期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其中,蔡书铭、任晓宇、李想和鞠月涵,4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本科生同学对部分参会代表进行了采访,以下为报道内容。

1     蔡书铭同学对罗马大学

Pasquale Borrelli教授采访



71C77



蔡书铭同学:请问您的具体研究领域是什么?

Pasquale Borrelli教授: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盐分对侵蚀过程的影响,主要是水蚀,但也涉及风蚀,例如不同地区土壤风蚀的地理分布状况。

蔡书铭同学:您能给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和员工一些建议吗?

Pasquale Borrelli教授:员工们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他们喜欢它,它将成为相关员工的热情所在。如果他们能在从事专业这项工作中投入激情,那么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你真的应该选择一个热爱的科目,现在是付出努力,尽你所能,并且在达到目标之前不要放弃的时候。这是我的建议。

2  任晓宇同学对巴勒莫大学

Carmelo Dazzi教授的采访




8C871

任晓宇同学:能告诉我们您的具体研究方向吗?

Carmelo Dazzi教授:我们主要研究流域河口的泥沙分布情况。当然,我们在某些小流域入手这项研究,例如在俄罗斯,我们有像伏尔加河这样的大河,这对俄罗斯来说十分重要,但是较小的河流也很重要。所以,在我们的机构中,我们会研究小流域,我认为在我的项目中,小河比大河更特别。

任晓宇同学:您对水土保持事业有什么建议吗?

Carmelo Dazzi教授: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和政府投入,例如南极洲,它不属于某一个国家,它属于整个世界。世界各地的人都担心水资源、水质的问题。但不幸的是,某些国家和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金来保护如此重要的水资源。根据我的了解,中国做得很好,因为我曾十多次来过中国,过去与现在的情况也大不相同。



3 任晓宇同学对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Valentin Golosov教授的采访

7A607



任晓宇同学: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Valentin Golosov教授:人造土壤污染问题,我将注意力集中在人造土壤。在过去的一年,其数量明显增加,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人造土壤容易受到污染和侵蚀的影响,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支持高度专业化的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会带来大量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威胁。这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得到充分评估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任晓宇同学:您对像我这样的员工或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Valentin Golosov教授:我想说的是,你必须热爱土壤,你必须要着迷于脚下那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当然你可以从事其它活动或工作,获得更高的薪水。但如果你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你的心灵会感到满足。你不会因为金钱而变得富有,但因为科研,你的思想和灵魂会变得富有。




4     李想同学对卡内基梅隆大学

Philippa J. Benson教授的采访



89F1C



李想同学:能谈谈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吗?

Philippa J. Benson教授:最大的挑战是保持生活平衡,这是我遇到的最大难题。我必须注意休息和睡眠。第二大挑战是人际关系。

李想同学:您对像我们这样的员工或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Philippa J. Benson教授:你们要活跃,要走出去。要开阔自己的眼界,要寻找机会锻炼自己,不断尝试,明确自已喜欢的是什么,继续学习,继续研究,继而改变和提升自己。




5  蔡书铭同学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国彬教授的采访



817E




蔡书铭同学:您觉得现在中国水土保持的现状是什么?

刘国彬教授:随着国家对水土保持的日益重视,投资大幅增加于科研及工程项目,旨在建立生态屏障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传统的水土保持方法,如缓坡耕作和治理坡面梯田等,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新挑战,现代水土保持更强调可持续性和科技的应用。重点研发计划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实施,都凸显了从传统向现代生态保护转变的必要性,即从固土保土利水转向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此外,提升土壤质量与生物多样性被看作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的关键。未来,水土保持的研究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以期达到更高的水土保持与发展的目标。




6   蔡书铭同学对帕维亚大学

Michael Maerker教授的采访



83C8




蔡书铭同学:能和我们分享您一生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吗?

Michael Maerker教授: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平衡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如果经常出差的话,保持平衡就很重要。努力工作很重要,但也要给自己留出放松的时间。和家人一起放松,可以获得新的能量和新的想法。有时候,你可能需要完全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做其它事情,这样你的大脑才能得到休息,产生新的想法。比如,我经常做运动,这能够帮助我保持平衡,同时也能和家人保持亲密关系。但是,保持平衡确实是一个挑战。

蔡书铭同学:您能给员工或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一些建议吗?

Michael Maerker教授:我们今天看到,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气候变化影响着一切,不仅影响环境,也影响人类社会。现如今的环境问题对年轻一代来说是非常具有激励性的,你们需要开发解决方案,并尝试应对未来几十年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这是你们这一代人,尤其是从科学角度来说需要承担的责任。




7   鞠月涵同学对参会代表

Katia Vieira的采访



D6B1





鞠月涵同学:您具体从事水土保持的哪一领域?

Katia Vieira:我是从事设计领域的。




8   鞠月涵同学对参会代表

Manuel La Licata的采访





42643




鞠月涵同学:您喜欢中国的美食吗?

Manuel La Licata:我很喜欢,它和我的国家很不一样,很好吃,我真的很喜欢。

鞠月涵同学:能告诉我们您的具体研究领域吗?

Manuel La Licata:我的具体研究领域与沉积动力学、沉积物来源、评估与制图、地貌制图和沉积物连通性有关。



9 其它报道及会务概况

论坛举办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辽宁频道以《第四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在沈阳开幕》为题报道本次国际会议。9月25日,《辽宁日报》第8版教育专刊以相同标题进行了报道。通过网络或公众号报道的还有新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农网、辽沈晚报、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沈阳发布等新媒体。

本次论坛由williamhill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承办,由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江西省水利科学院、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协办。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夏山川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嘉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活动的顺利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本次论坛由williamhill官方网站经理范昊明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周丽丽教授担任会务总指挥,黄东浩、马仁明、贾燕锋、王志丹、杨德锋、王迪、贾玉华等作为组委会成员参与相应的服务工作。论坛实现了“汇聚青年力量,引领水保未来”的目标,为国际水土保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传承、发扬和创新。



                                        文字 | 蔡书铭  任晓余 鞠月涵  李想

                        编辑 | 吕晓南

                              一审一校 | 栾毓秀

                                        二审二校 | 贾玉华老师 周丽丽老师

                               三审三校 | 徐伟老师



主办单位:williamhill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英国·威廉希尔(williamhill)唯一中文官方网站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 联系电话:(024)88491234  备案号:辽ICP备05001374号